來源:央廣網2020-11-12
2020年11月,中小學教育聯盟網開展了對口幫扶行動,其公益團隊來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與當地教育局簽署幫扶協議,開始了對該地區78所中小學,近1700名教師的教育扶貧。
那坡縣位于我國西南邊陲,與越南接壤,綿延的邊境線長達207公里,是廣西陸地邊界線最長的縣份。縣城內聚集著壯、瑤、苗、彝等少數民族,由于地理及經濟等因素,該縣被列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是治貧扶智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條件。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作為一個依托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成立的一個公益性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成立15年來,一直努力通過網絡扶貧,讓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中小學教育聯盟網公益行,此次共探訪了8所鄉村學校。近些年來,鄉村學校在硬件上已經有了較大提升,由于教學資源與技術知識問題,教學內容與形式需要進一步提升。為了提升幫扶地區的教學質量,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推動教師資源共享,此次公益行將為那坡縣78所中小學提供了眾多國內知名中小學的優質教育資源。
“當下,我國基礎教育整體資源仍然匱乏,網絡學習資源不足,已有的基礎教育資源分配極不平衡,也無法透明共享。我們希望通過中小學教育聯盟網,將人大附中、哈爾濱三中、太原五中、江蘇天一中學等國內知名中小學的教育資源,通過科技與網絡傳遞到貧困地區,實現各個地區基礎教育資源的全面連接和共享。”中小學教育聯盟網負責人說道。
迄今,中小學教育聯盟網已合作近6000所學校,共建了包含視頻、試題、教案、講義、電子書本等6萬多件的教育資源,有百余萬實名注冊的教師和學生通過該平臺進行學習、交流和分享。
通過網絡扶智,為貧困地區中小學校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助力鄉村學校教育信息化,為貧困地區的教育帶去希望,堅定他們教育脫貧的信心。